激光電視的短板是什么?激光長板之爭PK短板之爭
來源:Pj 編輯:ZZZ 2024-09-25 09:41:18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在消費者大屏視聽的選擇上,目前激光電視、大屏液晶和智能投影是三大主流“物種”。三個品類從應用特色看,激光電視顯然更具有優勢:搬運安裝不愁、普適性更強、健康護眼。但是,實際市場消費卻是,智能投影和液晶大屏完勝!
大屏君注意到,一年時間內,國內市場85/86英寸及其以上大屏液晶電視銷量高達兩三百萬臺、2000元以上高階智能投影銷量也接近200萬臺,而激光電視銷量則不到前兩者的十分之一。為何市場差距如此懸殊呢?大屏君認為,其關鍵點在于“田忌賽馬”式的“短板競爭”。
短板更短,激光電視的最大弱點
激光電視產品的短板是什么?大屏君覺得,更多的不是技術性和體驗性的問題。雖然目前超短焦鏡頭的投射比依然不夠完美,但是0.17:1到0.21:1的主流規格也足夠滿足百英寸應用需求。在亮度、色彩等畫質上,激光電視比不過液晶電視,但是勝在畫質更舒適,所需要觀看距離更短:100英寸液晶電視要5米以上,100英寸激光電視則是3米——這個距離讓激光電視百寸大屏成為真正普通家庭可選的產品。

更為重要的是,100英寸液晶電視進不了居民電梯、無法安裝在非承重墻上:運輸安裝很是麻煩,而且破窗、動用吊車,顯然還有額外成本。結合觀看距離的限制,讓其與普通家庭“距離更遠”。相比之下,激光電視主機體積在10立方分米左右,體積小巧;屏幕則可以卷曲或者折疊,入戶非常方便;且輕量的屏幕在10-25公斤,可以任意墻體懸掛。
特別是和智能投影比較,激光電視是真正彩電化的應用。即白天,明亮光線條件下也可以使用。實現對液晶電視功能的更靈活的“平替”。亦不輸于智能投影的百寸大屏。且在關燈條件下,其畫質要顯著優于普通智能投影、比液晶更為舒適、更接近電影院的效果。
但是,談了這么多好處,大屏君必須說明,激光電視也有一個極大的短板:即成本。目前,智能投影中樞價位是2000+;1LCD入門機型只有幾百元或者千余元;液晶電視85/86英寸產品價格則4000-10000元為主,百英寸液晶電視價格也已經跌破萬元。但是,激光電視整套產品,均價依然高于萬元。
事實上,2024年上半年,激光電視市場銷售均價普遍比液晶百英寸產品高10-20個百分點。激光電視是三種大屏選擇中最貴的,這一點讓激光電視在銷量上“卡到了脖子”。對此,大屏君必須指出,因為有成本價格卡脖子,其實也導致激光電視供給充分性嚴重落后。
“木桶的短板決定其能裝多少水!”這是激光電視與智能投影、液晶大屏競爭,目前最核心的規律。
智能投影、液晶大屏的“消費組合拳”
傳統平板電視“大屏入戶難、安裝繁瑣、觀看距離需求大的用戶痛點”,不適用于激光電視:即“行業唯一可100%入戶的巨幕”,這是激光電視最“長”的長板。
但是,大屏君從實際市場消費了解到,這一長板“卻遭遇了嚴重挑戰”:很多消費者的選購,采用“大小屏配合”的方式,突破液晶大屏入戶難的問題。如,一個中等尺寸的液晶電視,作為一般視聽娛樂應用設備;另一個智能投影專門用來看“百英寸”大屏。

這種組合選購也可以是,小屏娛樂交給電腦、平板、手機,大屏交給智能投影。甚至,對于學生一族、宿舍、租房等用戶,其空間不適合液晶電視、激光電視,但是卻完全適配智能投影機。這讓智能投影機成為“唯一臥室百英寸大屏”之選。
對于智能投影機的優勢,大屏君需要格外強調。只要有一面足夠大的白墻,它的畫面甚至可以充滿整個墻壁。家庭應用120-200英寸,沒有哪種設備比智能投影更方便——雖然這種應用有一個顯著缺點,即“需要小黑屋模式”。

然而,從實際應用看,小黑屋模式的好處是:智能投影設備更小巧靈活、均價更低、也更有儀式感;其壞處當然就是需要額外遮光或者準備、或者必須是晚上才能用,但考慮到大部分消費者百英寸視聽的應用,并不是“從早到晚”——其應用頻度有限,也就可以接受這種“準備條件的麻煩”了。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激光電視的優勢固然是“100%入戶無壓力”,但是這一優勢卻被液晶電視+智能投影的組合打破。尤其是激光電視價位普遍過萬,而65英寸液晶+4000元智能投影,價位不過7000元,凸顯“組合玩法”的性價比。且組合玩法的“應用靈活度”更高:1.畢竟是兩個設備,省的不同家庭成員搶“屏幕”;2.智能投影應用更靈活,便于移動,且畫面大小靈活可調。
所以,如果說價格是壓制激光電視銷量的第一位因素,那么“液晶電視+智能投影組合”對激光電視最大優勢的替代性,就是激光電視上量的第二大壓力。
三個如果,讓激光電視未來可期
激光電視的發展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在這一時刻,大屏君認為,“眺望”下激光電視產品的未來,非常有必要。——特別是在其銷量被智能投影、大屏液晶電視壓制的背景下!對此大屏君提出了三個“如果”:

第一,如果激光電視的價格和中高端智能投影相當會如何,即只有三到五千元入門。2024年中,菲斯特推出999元的菲涅爾光學抗光幕、三季度昇旸光學推出最低價格1999元的超短焦投影方案、最便宜的中科極光(CASIRIS)三色激光電視T1 主機屏幕套裝價格下降到8999元……激光電視未來價格持續下降是可以預期的!
第二,如果激光電視的體積和智能投影一樣小巧呢?或者說具有2000+亮度的智能投影超短焦化,成為激光電視主機呢?這種可能性并非沒有。如極米、堅果、當貝已經嘗試,超短焦智能投影品類。海信亦打造了有史以來最小4K激光電視,體積較上一代縮小6成。如果激光電視體積和智能投影相當,無疑其應用靈活性還會高于智能投影機,甚至平替大多數智能投影的應用需求。
第三,激光電視產品供給會日益豐富起來嗎?目前,激光電視品類供給豐富性的最大問題是,主流產品只有DLP技術一個選擇。3LCD激光電視、3LCOS激光電視都屬于“極其罕見”的機型。但是,大屏君覺得隨著2024年初,海思鴻鵠3LCOS投影方案的推出,徹底打破了投影機核心光處理技術受制海外供應鏈的瓶頸,為更多元、更自主的本土投影應用創新打下基礎。未來更多的激光電視供給應不是問題。且本土核心產業鏈的不斷崛起,亦有助于激光電視成本下降。
“價格大幅降低、體積大幅縮小、本土產業鏈大幅成長!”大屏君認為,如果實現這三點,激光電視品類的市場競爭力就會翻天覆地:上文提到的抑制其市場銷量的第一和第二大因素都會“瞬息瓦解”。到那時候,也許一年幾百萬臺市場需求是可期待的!
即,大屏君眼中,今天的家用大屏市場,智能投影、液晶電視和激光電視的市場結構,必然隨著三者產品技術的創新而改變。這其中,平板液晶產品的“變革空間最小”,實際上百英寸液晶是液晶顯示壓榨技術極限的產物;智能投影產品在實現了高亮、三色激光和4K化等目標后,技術創新迭代空間也已經高度飽和。反觀激光電視產品,還處于產業鏈、核心技術、成本和形態的進化高峰期,未來其“樣貌”必然不同。
即,激光電視的持續創新,包括成本、形態等的變化,甚至與智能投影“殊途同歸”式的會師,是其市場地位改變,與智能投影和液晶電視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的關鍵。大屏君認為,這樣的未來是可期待的!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