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亞德如何引領Micro LED新一輪的變革?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原創) 作者:ivans 編輯:ivans 2023-04-18 16:42:36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4月10日,利亞德2022年年度業績說明會暨2023年年度戰略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利亞德與來自各行業生態合作伙伴、金融機構、媒體等分享了2022年年度報告和2023年年度集團戰略等內容。
作為LED顯示行業的龍頭企業,利亞德在2022年交出的答卷能夠代表怎樣的行業趨勢?基于此趨勢,利亞德未來的戰略方向在哪?此外,利亞德在技術和應用實踐方面有何新的突破?數字音視工程網就本次活動信息作更深入的分析。
顯示營收占比超85%,Micro LED訂單增長25%
先了解一下利亞德2022年全年業績概況。
利亞德2022年實現總營收81.54億元,智能顯示營收約70億,占總營收約86%。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中,利亞德多次提及顯示行業的一個品類,“Micro LED”。
Micro LED 既有無機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等特點,又具有自發光 無需背光源的特性,體積小、輕薄、節能等優點,適用于智能手表、VR/AR、智能手機等近距離觀看的領域,被譽為是面向未來的“終極顯示技術”。
利亞德看好的Micro LED業務,在去年也交出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
在解讀2022年業績時,利亞德提到,Micro LED顯示產品實現訂單4億元,較2021年增長25%。其中,利亞德黑鉆系列為去年發布的新一代Micro LED顯示技術。
據了解,利亞德目前可量產的Micro LED,產品采用巨量轉移技術及MIP封裝結構,制作黑鉆或者Nin1 Micro LED燈珠,并通過SMT制作Micro LED模組,加持結構、控制芯片、電源等制成Micro LED箱體,最終做成0.4-1.8mm間距的Micro LED顯示屏,應用于會議、指揮中心等不同的專業場景。
根據上述信息,意味著利亞德接下來的發展主基調,將圍繞Micro LED進行。那么,利亞德對Micro LED的進一步發展有哪些舉措?
產能擴大,降低MIP成本
一方面是產能擴大。
承擔利亞德Micro LED產業布局的控股公司利晶,在現場公布其擴產計劃,利晶現已進行2023年擴產計劃,第一季度完成1400KK產能建制,2023年底產能突破2000KK,達到規模效應降低MIP生產成本的目的。
從顯示產品的燈珠間距逐步減小,性價比逐步提升的趨勢來看,COB 和 MIP 封裝技術具有明顯優勢。尤其是 MIP適用更小的芯片,減小間距和降低成本的空間更大。
而利晶目前的MIP封裝技術相當成熟,主要體現在:
(1)在原有 MIP Nin1 封裝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了可以兼容更多間距的單像素 MIP 方案;
(2)在保障原移轉技術的同時,進一步開展制程優化和良率改善工作,將直通測試良率由 94%提 高至 95.5%;
(3)進一步進行激光巨量移轉及焊接的應用,在滿足原有轉移速度的同時,轉移焊接后精準度 99.999%,進一步提高了整體產品可靠性。
全球首發,首款QLED 4K直顯大屏
另一方面是量子點技術與Micro LED融合。
量子點發射光譜較窄,色純度和色彩飽和度較高,可實現較寬的色域,已被廣泛應用于LCD的背光中。然而,之前市面尚沒有真正的量子點LED直顯。
本次活動中,利亞德與參股公司Saphlux就納米孔量子點(NPQD)技術合作進行了現場簽約,通力合作突破技術瓶頸,并聯合推出全球首款QLED 4K直顯大屏。
QLED 4K直顯大屏
其分辨率為3840*2160,對比度達到了15000:1,刷新率為7680Hz。該大屏突出的特點如下:
1.更一致的LED芯片半功率角。通過藍光LED和量子點轉換技術,使紅光LED芯片的半功率視角從120°提升至約150°,解決了RGB芯片半功率視角不一致導致的屏幕偏色問題。同時,因為三色芯片都采用氮化鎵基材料,電壓一致,驅動和控制更加容易。
2.更高的色彩均勻性。QLED直顯屏利用量子點本身一致性好的特點,在紅色部分實現了全屏正負0.2nm的高度一致性,比傳統的紅光5nm bin寬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以上,進一步提高了全屏色彩的均勻性。
3.更廣色域。這款QLED大屏的紅光已達到BT2020的水準。在后續的綠光和其他波段芯片產品逐步搭載后,可實現更寬的色域,帶來全新的色彩體驗。
4.首個通過可靠性測試的QLED直顯。QLED直顯屏通過在量子點芯片的原位封裝及屏幕上的整體保護,成功通過了2000小時的上屏可靠性測試和500小時的高溫高濕測試,實現了產品落地。
目前,NPQD Micro LED 產品已具備量產能力,將于 2023 年上半年開始小規模量產。
關于NPQD有何作用?
與傳統在有機物膠體中的量子點膜或量子點光刻膠不同,Saphlux直接在LED本身的氮化鎵結構上制成納米孔結構,以氮化鎵作為天然的量子點載體。得益于納米孔的散射效應和氮化鎵極高的導熱率,大幅提高了量子點色彩轉換的效率及可靠性。同時,因為不需要額外加入膠體結構,就可以直接在Mini LED和Micro LED上實現原位的量子點封裝,使得面板廠商在使用和生產中不需要做過多的額外的產線及設備調整。
基于這項技術,Saphlux提供了R1的紅光原位封裝量子點LED芯片,解決了傳統紅光芯片效率低、視角差、溫度敏感、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通過這款芯片,利亞德、Saphlux以及產業鏈也給業內帶來首款量子點LED直顯的應用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QLED直顯屏的發布,論證了量子點技術和Micro LED顯示技術結合的可行性,對整個顯示行業而言有著突破性意義。
2023年戰略展望的兩步進軍
通過產能擴大降低MIP成本,以及通過納米孔量子點技術與Micro LED融合優化產品,由此可見,利亞德將以優化產業鏈為手段,將Micro LED品類在顯示市場進一步鋪開。
除了2022年的業績以及產業鏈方面的優化,利亞德的2023戰略解讀也與Micro LED高度相關。
會議上,利亞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軍作了《全球LED顯示產業將全面進入Micro LED顯示新時代》的主題演講,向業界發布了2023年利亞德的戰略目標。
利亞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軍
首先,李軍回顧了利亞德在LED小間距賽道上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利亞德以2013年舉行的LED小間距原創產品發布會為起點,開始了十年的發展之路,曾創造五年全球銷量達兩百億以上規模,凈利潤從2014年到2017年實現連續四年翻倍增長的奇跡。十年間,利亞德技術創新不僅帶領中國LED顯示企業登上世界顯示舞臺,更推動了全球LED顯示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而利亞德未來的發展戰略主要有兩個看點。
1.Micro LED已具備市場規模化條件
“Micro LED顯示技術大規模推向市場的條件已經成熟”,李軍在演講中給出這樣的觀點。
在李軍看來,在產品成果方面,近年Micro LED產品技術研發碩果累累,已覆蓋大部分LED顯示市場。在工藝成本方面,Micro LED工藝不斷成熟,產能不斷擴大,成本也隨之下滑,性價比不斷提升。
此外,從利亞德的Micro LED業務發展來看,過去由于Micro LED因為價格太高,覆蓋面只占小間距產品市場5%以下,如今利亞德可以覆蓋超過80%的小間距產品應用場景。
2.利亞德在解決方案與創新業務的長遠規劃
說到利亞德長期的戰略規劃和發展路徑,李軍首次提到一個學習對象,海康威視。
在李軍看來,在產品專注度方面,利亞德和海康威視不相伯仲。但當單品達到一定的銷售規模后,海康威視開始往軟硬件結合的綜合解決方案發展,進一步擴大規模。而利亞德亦具備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為此近年來不斷進行相關研發,未來從單一產品向整體解決方案(軟件+內容)發展。
而另一個值得借鑒的是海康威視對創新業務的獨立分拆。在創新業務方面,利亞德通過子公司虛擬動點,發展提供影視預演(動捕系統)和XR虛擬拍攝(LED系統)核心解決方案。李軍認為,未來集團旗下的創新業務亦將獨立發展,為行業培育創新產業。
李軍表示,未來,利亞德將從單一產品向整體解決方案(軟件+內容)及創新技術和業態進軍。同時,從百億營收向幾百億營收、千億營收進軍,年訂單增長目標錨定于20%到30%。
總結
本次活動,利亞德為業內帶來了很有價值的思考。一方面,基于利亞德在2022年Micro LED產品訂單25%的增長幅度,以Micro LED為主流產品的行業共識得到進一步強化,業內是否會掀起更為激烈的Micro LED競速?另一方面,自今年起,利亞德以整體解決方案(軟件+內容)及創新技術和業態進軍作為勝負手,到底會讓顯示行業的需求以及發展態勢發生何種改變?這些問題,用戶和從業者們都會給出答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