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實現數據共享 推進城市停車統一平臺建設
來源:中國安防行業網 編輯:QQ123 2021-05-31 15:50:07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近年來國內的停車場管理系統發展之快,不僅是因為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同時也伴隨著車輛保有量的越來越龐大,加劇了城市停車難的問題。為了解決停車難的問題,越來越多城市借助新技術發展智能停車,構建統一的智慧停車平臺系統。
以北京海淀區為例,區內近500公共停車場,6萬個停車位,13000個路側停車位等正在全部錄入城市停車系統。系統通過大數據研判分析技術,對各停車場的周轉率、飽和率及對周圍道路交通的影響等進行深入分析,以“互聯網+”手段、“錯時共享”理念,將停車信息及時共享至路面誘導、導航應用、微信公眾號及小程序等,有效緩解停車難。
系統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所轄停車場進行統一管理,突破了單一停車場運營管理的信息孤島,實現了集信息采集、設備管理、人員管理、車輛管理、財務管理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加上 車牌識別系統的加入,用車客戶只需在出門之前用手機查找相關適合自己的停車場,提前預定就能在到達時根據指定的步驟能夠快速的停好自己的車輛,更好的利用自己的時間。
其中大數據技術可以從動態變化的停車系統的數據信息中提取出共享數據,并對跨區域、跨領域的數據倉庫加以綜合。將歷史數據遷移至大數據平臺的同時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以及數據之間關系的可理解性,同時還可以根據各子系統的需求以及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為用戶提供數據信息服務,并組織內部存儲的數據直接輸出,而其他子系統存儲的相關數據則由信息共享平臺提供查詢支持。
實際上,通過數據的雙向傳輸、匯聚和綜合分析,不僅解決停車痛點,提高高峰擁堵時段車輛流通效率,減輕停車場車流疏導運營壓力,提升用戶出行體驗,而且可以嚴格排查套牌車,保障城市安全。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