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擬分拆螢石獨立上市背后的野心曝光!全球21%家庭將擁有遠程監控設備
來源:雷鋒網 編輯:QQ123 2021-05-24 20:42:11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螢石是海康旗下安全智能生活品牌,是獨立的子公司。與母公司海康不同,螢石主要面向C端。螢石CEO蔣海青曾對小編透露,作為一家創業公司,螢石自2013年以來一直保持著高速的年復合增長。如今,獨立上市的螢石,將成為智能家居高調起勢的號角。
螢石獨立上市背后的野心
率先進入C端的螢石,最先以“消費級攝像頭廠商”人設面世。
2015年,螢石轉變成一個主打安全概念的智能家居品牌,產品從單一的攝像頭擴充成多元生態。
在摸索中不斷試錯,似乎走出一條前途明朗的路。
2017年螢石首次盈利,營收10億,成為海康首個盈利的創新業務。2018年海康成立三大事業群,創新業務增長近六成,螢石營收16億;2019年,營收約達26億。
增勢強勁的創新業務板塊,讓海康看到了更多希望。
但漸有起色的成績,暫無法與G端相提并論,更無法與互聯網公司等量齊觀,一如巨頭之一小米2019年營收達621億元。
誠然,假定螢石未來以此速度發展,未來收入增速頗為可觀,但其他業內巨頭勢能不斷增長前提下,螢石出頭的幾率又有幾何。
對于海康這樣已處于第四階段的企業,所處市場已經進入生態化,面臨集成或被集成的抉擇。
前有他人已成氣候的生態帝國,后是C端潛力喜人的市場藍海。
于C端先天基因不足的安防企業,是不辭勞苦從頭建立自己的生態圈,還是跟著別人吃肉喝湯,任一選擇都是堵上了整個企業未來十年甚至更久的命運。
放手一搏可能折戟沉沙,從善如流可能永遠做小。
海康技術層面的能力不可置否,19年的工程項目積累、技術打磨,海康完全有能力提供生態底座,難的是生態形成。
或是螢石的勁頭給了海康信心,或是海康并不是隨波逐流之人,或是對于這條臥龍,再走一遍當年G端走過的那踽踽獨行之路也無妨。
從螢石一系列的動作看,海康似乎已經做出了選擇。
2019年首次確定建立螢石“1+4+N”智能生活IoT生態,打造螢石云、智能安防、智能入戶、智能控制、智能機器四大硬件以及N種子系統的生態。
而后是螢石從“智能生活”到“智居物聯”的公眾號名稱變更,不顯山不露水地將邊界從家庭擴展到更廣闊的物聯世界。
不久前,螢石EZIoT平臺與螢石云,降低伙伴的開發難度和投入力度,吸引品牌商、產品制造商、方案運營上等市場上下游各階層。
此番操作,暗示螢石進入生態建設第一階段,簡化底座,吸引開發者“上船”,構建其開山之斧。
據悉,螢石已經積累千萬級用戶。7年,終于初具家庭場景小生態體系。
螢石分拆上市的野心背后,是海康一步步完善基礎設施,簡化平臺,延伸邊界,是海康匍匐前行的奮力一躍。
生態需要耐心和毅力,而螢石已經蟄伏7年。
提前布局,厚積薄發
“把握住具體的時機很難,因此只能提前布局。”海康威視總裁胡揚忠曾對螢石的生態擴張戰略如此評價。
市場發展固然有規律,但實際競爭中不確定性難以預料。
胡揚忠曾斬釘截鐵:“把攝像機成本壓縮到200元以內,我沒法做到。”
現如今,螢石不僅造出了低于200元的攝像機,還躍躍欲試智能家居C端生態領導者寶座。
提前布局,積極求變是海康螢石快速成長的基因。
2010年小米橫空出世,而后以手機為核心,短短幾年建立起小米生態帝國,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新星。
螢石CEO蔣海青意識到,個別產品單打獨斗行不通,消費級市場的安防企業應該多向小米互聯網公司學習。
螢石改變戰略與定位,從攝像頭到生態,從智能安防到智能家居,這一理念的轉變也帶來了轉機。
螢石CEO蔣海青曾指出,智能家居沒有一個完全固定的形態,不應太強調于中心入口的概念,而應存在多樣化的控制中心。
智能硬件是一個入口,無論視頻、語音、指紋鎖,它們各自都能管理自己,相互間有聯動。
近年,經歷過資本的眷顧和落地的難產,C端市場少了些浮躁,多了些理性。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預計2023年,全球21%家庭將擁有遠程監控設備。
智能鎖、智能攝像頭、智能燃氣泄漏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成為家居安全核心單品,智能物聯在智能家居的權重越來越大。
幸運的是,安防企業沒有一味沉溺在甜甜圈里,覺察到未來數據智能、智能產品協同聯動才能互通互聯的必然趨勢,他們早早謀劃起生態棋。
以螢石為例,去年以螢石云、智能安防、智能入戶、智能控制、智能機器四大硬件以及子系統打造C端生態。
而后螢石C端業務愈加細化,深入挖掘智能養老、嬰兒智能看護等場景,也讓其生態產品更加豐富,服務更加多樣。越是激烈的競爭,越要在深處遠瞰回眸。
海康已在傳統安防市場摸爬滾打十幾年,在C端并不急于求成。海康曾提到,螢石雖已盈利,但公司現階段更注重打好扎實的基礎和長期的積淀,才能讓厚積薄發的“發”更有力量。從單品、到消費品牌,到平臺提供商,沉穩內斂的海康不在意外界的焦慮,或是其明白生態世界不同于產品世界,先行者未必獲得先行優勢。在安防不斷下沉形勢下,如果螢石能跳出安防固有思維的桎梏,進一步提升市場營銷、品牌策劃能力和性價比,螢石的未來將更為可期。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