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終端應用最快年底量產,晶電再談Mini/Micro 進展
來源:高工新型顯示 編輯:lsy631994092 2020-08-12 08:47:2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8月7日,晶電、隆達分別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股份轉換議案,并選任新控股公司富采投控第一屆董監事。晶電董事長李秉杰、隆達董事長蘇峯正、友達代表人彭雙浪均入選董事會,且由李秉杰擔任富采投控董事長。
富采投控的成員涵蓋LED晶片廠、封裝廠以及面板廠,未來在Mini LED、Micro LED、VCSEL領域將分進合擊,并強化布局Mini/Micro LED技術。
據臺媒報道稱,李秉杰還在臨時股東會上公布了晶電在Mini&Micro LED領域的最新進展。
據李秉杰介紹,在Mini LED方面,雖然今年仍處于測試量率及可靠度階段,但過去2-3年碰到的問題已陸續解決,測試狀況還算順利,預計今年底、明年第1季,將有終端應用大量出現。
據悉,晶電目前藍光產能約50-60%,預計今年第4季將臺灣95%藍光產能,轉為MiniLED產能,在客戶專案開始放量后,目標為MiniLED占整體藍光產能的一半。
今年4月,晶電也曾斥資54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2.7億元)將大部分Mini LED產能建置在中國臺灣地區,以應對未來MiniLED新應用趨勢與配合終端客戶要求。
“Mini LED這兩三年對晶電會有比較大的正面影響 。” 晶電副總經理張世賢曾在今年3月的一場法人座談會中提到。
而在Micro LED方面,李秉杰表示,近期晶電已克服量產轉移等多項Micro LED技術難關,預計2-3年內可達到量產所需要的生產能力,并于3-4年內推出終端市場應用。
同時李秉杰提到,智能手表將成為 Micro LED的首批大量生產的終端應用。 這是由于智能手表屏幕分辨率約300x300,相當于30萬顆MicroLED,其尺寸面積是單次巨量轉移可以完成的,目前也有系統品牌客戶在推動中。
而電視這類大尺寸終端產品,預期最快3年后問世,并可望于4、5年后放量。這是由于小尺寸穿戴設備要突破100萬組較為容易,但大尺寸電視價格昂貴,短期內導入市場滲透率處于較低水平。
此外,晶電與利亞德的Mini/Micro LED合資公司利晶微正按規劃運行,目前8月進入試產階段,預計10月正式投產,2021年批量生產,產值將大幅提升。
據了解,晶電與隆達換股成立控股公司后,隆達原大股東友達也加入董事會,成最大單一股東。友達通過玻璃基板,將與晶電在Micro LED磊晶與晶粒研發技術達成整合,讓晶電上游技術得以延伸應用于下游面板與系統廠新品開發,而智能手表將有望成為雙方在Micro LED新時代搶得先機的制勝點。
據悉,富采投控預計10月20日簡易上市,晶電、隆達則同日下市,掛牌資本額68.6億元新臺幣。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