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學會警告不可見藍光可能增加嚴重疾病風險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6-10-12 10:26:5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美媒稱,高強度的LED街燈(例如美國西雅圖、洛杉磯、紐約、休斯敦等城市所使用的街燈)會發出不可見藍光,這種光線可能干擾睡眠,或是增加罹患癌癥、心血管疾病等嚴重疾病的風險,這是美國醫學會發出的最新警告。
據美國大全新聞網9月25日援引《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醫學會還警告,這些發光二極管會影響人們夜間行車的視野。
近年來,專家也曾提出過類似擔憂。而美國醫學會的報告證明,擔憂并非沒有根據。同時,報告也促使全美各州和城市重新評估其所安裝的LED燈強度。
附錄部分網絡報道:
“關了電視看電腦,關了電腦看手機”,面對無處不在的電子屏幕,人們更多的擔憂是,長此以往,自己的視力和眼部健康是否會面臨巨大的風險。與此同時,一些亦真亦假的謠言紛至沓來:LED燈的藍光會對眼睛視網膜細胞造成傷害;手機、平板電腦、電視中的藍光是導致孩子視力模糊的“元兇”;藍光輻射在無形中吞噬人的雙眼;藍光有可能會致盲。關于藍光的諸多說法,真相到底如何?
正確答案:當然
光可以分為可見光段和不可見光段兩大類,可見光的波長范圍為380nm~760nm。其中380nm~500nm范圍的光,我們的視網膜感知為藍色,所以稱之為藍光。由于其具有較強的能量,在大氣層中“藍光”比其他任何可見光的散布范圍都廣(物理上的瑞利定律)。無論是可見光還是不可見光,波長越短,則能量越強,因而危害性越大。
正確答案:不用擔心
首先需要承認的是,藍光確實對視網膜細胞有傷害,因為它可以穿透晶狀體到達視網膜,造成光學損害,加速黃斑區細胞的氧化。但是藍光有害并不等于使用LED燈必然導致損傷,損傷與藍光積累的量有關,而且眼睛的角膜、晶狀體和玻璃體都會吸收一定數量的藍色光,可以保護視網膜少受藍光的侵害。
目前,正規的LED光源的峰值光譜基本都在450~470納米范圍內,常規光環境照度一般不會超過600lx(勒克斯,照度單位),并且LED照明燈具都會在LED光源的外面進行結構封裝,因此可以說目前大多數正規廠商生產的LED照明燈具不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傷。
按照目前國內制訂的有關藍光的光生物安全標準,0類(無危險)和1類(低危險)產品都是可以安全使用的,且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宜使用0類產品。建議家中選購LED燈時首先要認準正規廠家產品;其次選擇偏黃色的柔和暖色光,室內LED照明產品的色溫不宜超過4000K;此外,還要注意光源的安裝角度,盡量避免出現陰影。
正確答案:不可逆轉
日常接觸的藍光對視力的損傷是一種慢性積累的過程,而非急性損傷。藍光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除了LED燈,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的液晶顯示屏,都存在藍光。如果長期、大量接觸藍光,例如整天手機、平板電腦不離手,這種不健康的用眼習慣持續下去,出現白內障、黃斑變性所致失明的幾率就比較大。
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的高能藍光其損害作用是一個連鎖反應,先引起光敏感細胞死亡,再引起視網膜黃斑變性,繼而導致視力逐漸下降甚至完全喪失,而這種傷害往往不可逆轉。另外,高能藍光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加重視網膜黃斑部疾病、導致白內障術后的眼底損傷、引發視覺模糊、導致視覺疲勞、引發眩光。除此之外,藍光還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擾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發生率。
藍光對眼睛的危害程度因年齡而異。年紀比較大的人,晶體會隨著年齡變大變黃;小孩,對強烈的藍光敏感,會造成視力減退,甚至發生眼睛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實際生活中我們一般不會直視LED燈,但直視手機和電腦屏幕的時間是很長的,只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才能有效減少藍光對眼睛的損傷。
正確答案:不可能
藍光雖然對眼睛有傷害,但也有有益的一面。如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感受到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的世界,藍光起到了關鍵作用;此外,對于人體生物鐘的形成,藍光也功不可沒。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