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思超高清小間距LED顯示屏走進西昌衛星控制中心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郭雨婷 2016-06-30 15:57:4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這是我國探月工程一次重要的驗證飛行試驗,其主要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的關鍵技術,為2017年發射“嫦娥五號”做好鋪墊。此次發射任務的首戰告捷,標志著我們航天技術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成功發射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于1970年,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該中心擁有測試發射、指揮控制、跟蹤測量、通信、氣象等系統。已成功發射的中國第一顆通信廣播衛星,東方紅二號,結束了中國租用外國衛星看電視的歷史;成功發射的第11顆北斗導航衛星,是我國發射的首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中心先后成功組織了34次國內外衛星發射。
目前,發射中心具備使用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等5種型號火箭,發射高、中、低各種軌道、多射向各類航天器的能力,能實現遠距離測試發射、指揮控制。
指揮控制大廳,是發射中心的“神經中樞”。為了響應習近平主席軍事裝備國產化的要求,本次衛星發射前期對指揮控制大廳進行了很大的改造,淘汰了傳統的彩色電視屏幕和投影屏(已使用了10多年了),首次采用民族品牌上海三思研發制造的小間距超高清小間距LED顯示屏作為指揮顯示和視頻信號監測屏。
首次用于衛星控制中心的超高清小間距LED顯示屏
首次用于衛星控制中心的超高清小間距LED顯示屏
該屏點間距為1.6 mm,由400多個箱體組成,顯示面積達75㎡,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超高像素
該屏總像素超過2600多萬,是迄今為止分辨率最高的一塊室內LED顯示屏。同時,這塊小間距LED顯示屏擁有高達3000:1的投影幕對比度,超過98%的整體亮度色度均勻性,極大地提高畫面色彩豐富度和視覺舒適度。
2、實現無縫切換
針對基地在發射任務過程中特定畫面、快速切換、最簡化操作等定制化的要求,設計了采用分布式圖像處理系統,系統支持同步管理多達128路的各種1080P全高清的信號源輸入,并實現了各路信號源之間無可挑剔的真正無縫切換,同時帶有全局預監功能。
3、安全穩定可靠
整個LED顯示屏的控制系統和顯示系統均采用雙工熱備份設計,所有的信號傳輸線路、信號處理設備和電源管理均采用1+1備份方式,充分保障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確保了發射過程中的零故障,完全滿足了發射時靈敏度高、反應迅速、穩定性強的要求。
國產化程度高
整個系統從控制電腦到交換機,從操作系統到操作軟件均為國產化,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對現場實時畫面播放、測試控制的超高要求,也是我國第一次將LED顯示大屏應用在航空航天科研領域執行發射測控任務上,代表了目前中國乃至世界頂尖水平。特別是這塊超高像素LED顯示屏的整個播放、監控、顯示系統中所涉及軟件、硬件全部由上海三思獨家自主開發研制。
效率高、反應快速
超高清LED顯示屏安裝測試過程中,只要基地方提出任何一個設想或改進建議,上海三思的技術人員都能在第一時間里予以解決,得以實現。這主要源于三思擁有一支400余人集計算機、自動控制、電子工程、系統集成等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發團隊,他們具有雄厚的研發能力、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快速的反應機制。
基地方深深地感嘆道:沒有三思不能滿足的要求,沒有國產化就不可能達到快速改進,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就不能高效的解決問題。
高度負責、深度參與
由于本次發射是指揮控制大廳改造后首次啟用,為了保證發射工作萬無一失,基地方安排了多次模擬測試和聯合演練。上海三思的技術人員懷著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崇高的民族榮譽感深度參與,和基地人員一起同呼吸、共命運。一起參與“雙想”,即“火箭一天不上天,雙想一天不停止”。從自身出發,回想、預想存在的問題、可能發生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等,并對本次發射可能遇到雷暴天氣做好了充分的預案,確保發射工作圓滿完成。
三思技術人員作為一線工作人員在現場
上海三思這塊目前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超高清小間距LED顯示屏,為現場指揮人員及時了解發射的各個環節和整個過程,通過此屏正確無誤地作出判斷和發出指令,為探月工程三期的成功發射立下了奇功,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探月工程三期發射工作圓滿成功后,工信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許達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牛紅光、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等領導與三思技術人員親切握手,表示感謝。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