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試水智能機頂盒 IPTV向“智能化終端+OTT”演進
來源:通信世界網 編輯:航行 2012-08-14 09:30:5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今年7月底,中國電信正式開啟2012年IPTV終端設備集采的工作,此次是中國電信第四次啟動IPTV終端設備的集采,前三次集采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和2011年時進行。
在2010年國務院公布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之前,IPTV艱難前行,隨著政策的不斷出臺,開始快速發展。并且,隨著近兩年來政策的解禁和國家寬帶政策的推進,顯現出更大的發展空間,據易觀國際分析師黃萌介紹,今年光纖用戶增量為1800萬戶,同時第二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覆蓋2億人口,IPTV發展進入快車道。
此外,從推廣范圍、推廣力度等方面來看,在廣電系之外,中國電信無疑是中國IPTV主要推動者,經過多年運營IPTV,已具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廣泛的營銷渠道,在IPTV市場占有率最大,具有較強的號召力。
今年2月份,上海電信研究院發布了IPTV3.0規范,眾多廠商參與測試,此次集采也首次開啟對智能機頂盒的集采,意在推動IPTV朝向智能化方向演進。
第四次集采主打新技術
中國電信首次集采是于2008年,啟動了基于IPTV2.0平臺近60萬的終端集采,這是中國電信第一次采用統一招標的方式大規模發展IPTV用戶,標志著電信在IPTV上規模化發展的啟動。
2009年8月,中國電信再度進行了IPTV標清終端的集中采購招標,而且終端集采均價在338元左右,相比2008年的497元的均價下調幅度超過30%。
可見,歷年集采中,規模擴大的同時,終端價格成降價趨勢。尤其在2011年,中國電信IPTV集采價格出現低價潮,標清機頂盒平均價格降至208.4元,高清機頂盒平均價格356元,由于集采數量多,過低的價格擠壓對終端廠商利潤空間從而減少其在設備改進和技術進步上的投入,降低積極性。
電信以低成本集采發展用戶,業界認為今年仍然是廠商價格的比拼,但三網融合專家吳純勇介紹,通過調研發現標清機頂盒成本已與有線機頂盒價格相當。參與集采的機頂盒廠商華為也指出,目前機頂盒成本已在合理價格區間內,不會再出現去年的降價潮。
同時,從中國電信集采的規則和實際執行的結果來看,不存在形成產業壟斷的可能性。運營商會結合最終客戶的使用要求,不斷刷新規范,推動廠商在技術上進步。并且,此次中國電信開啟智能IPTV機頂盒的集采,另一方面也促進技術的進步和產業良性發展,為智能終端廠商提供進入機會。在IPTV規模化發展之后,發展新的技術、提供新的服務從而提升產業價值,成為IPTV產業鏈發展的下一個挑戰。
順勢而為
中國電信推動IPTV智能化發展可謂是順應技術發展趨勢,由于目前OTT TV正在興起,互聯網電視運營商在OTT TV業務上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面對OTT的挑戰,易視騰CEO侯立民認為,產業發展必然要經歷不同的階段,向“智能化終端+OTT”方向演進成為運營商的選擇。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