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柯達即將破產落幕:昔日地位堪比當今蘋果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2-01-06 08:58:1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據新華社電 美國《華爾街日報》5日報道,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準備數周內申請破產保護。這家攝影膠卷業巨頭若果真破產,將追隨寶麗來公司等昔日著名美國企業,遭到時代淘汰。
出售專利權最后一搏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這家131年歷史的企業仍在做最后自救努力,期望以出售部分專利權方式籌措資金。不過,柯達已著手籌備申請破產保護,包括與銀行商量籌資大約10億美元,確保企業在破產保護期間繼續運轉??逻_發言人說:“我們對市場傳言和投機不予置評。”
報道說,柯達可能最早本月或2月初申請破產保護;破產保護期間,企業將繼續償還債務并正常運轉。屆時,柯達將在法庭監督下出售大約1100項專利。
如果柯達果真申請破產保護,將加入因未能適應商業模式日新月異變化而遭到淘汰的著名美國企業行列??逻_1975年發明數碼相機,卻未能把這項新技術變成利潤增長點。
為填補日益萎縮的膠卷業務,柯達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經營化學制品、浴室清潔劑和藥檢設備,后來在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佩雷斯領導下投身打印機行業。
地位曾相當于現在的蘋果
這家昔日近乎獨霸膠卷行業的著名企業卡在生死關頭,令前員工感到不可思議。曾幾何時,每到柯達創始人喬治?伊士曼創立的“工資獎金日”,柯達就會根據企業業績向全體員工發放獎金。員工拿到獎金后可以買車,或者去高檔餐廳慶祝一番。
現年64歲的羅伯特?沙恩布魯克1967年進入柯達。與他同時代的柯達前員工說,柯達在當時的地位相當于現在的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
沙恩布魯克回憶,那時柯達人才濟濟。午飯時間,一些年輕人擠進禮堂看電影,其他員工則在公司的籃球場上打球,“我們給自己灌輸這樣的意識,我們能做任何事,不可戰勝”。
隨著海外競爭對手開始攫取膠卷業市場份額,柯達上世紀80年代開始走下坡路。后來,柯達不得不面對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的崛起。2003年,柯達宣布停止投資膠卷業務。
即將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傳出后,柯達股票價格4日下挫28%,報收于每股47美分。
與銀行討論貸款事宜
自佩雷斯2005年出任柯達首席執行官以來,柯達僅一年沒有虧錢。佩雷斯先前在美國惠普(微博)公司分管打印機業務,他在柯達推行利用專利訴訟及轉讓賺錢的商業策略,而這一策略2011年終于難以為繼。
為填補資金缺口,柯達去年8月決定出售部分數碼專利。一些競購者擔心柯達可能申請破產保護,不愿出手。柯達曾與對沖基金接洽,希望籌到“過橋貸款”,以支撐運營,直至專利售出,未能如愿。現在,柯達正與摩根大通公司、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等大型銀行討論貸款事宜??逻_同樣與債權人和瑟伯勒斯資本管理公司等機構談判破產融資方案。而債權人考慮的是柯達的打印機業務是否值得支撐,或者柯達的價值是否盡數存在于專利。
數字技術終結膠卷柯達
伊士曼柯達公司Kodak,簡稱柯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微博)掛牌的上市公司,業務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員工約8萬人。
曾經的柯達公司在影像拍攝、分享、輸出和顯示領域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一百多年來幫助無數的人們留住美好回憶、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娛樂時光。公司2002年的全球營業額達128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來自美國以外的市場。
柯達作為感光行業的王牌品牌,曾經創造出一系列的輝煌成績,但是瞬息萬變的市場和飛速發展的科技使每個企業都面臨著挑戰,柯達也不例外。
首先是來自市場領域的激烈的價格競爭。自加標簽(或零售商品牌)將柯達產品的價格壓低了40%。在東歐和發展中國家市場上,價格便宜的膠卷也給柯達造成極大的威脅,因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價格而非品牌和質量??逻_實施了一系列價格反擊策略,曾經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無法徹底清除價格戰帶來的惡劣影響。
柯達面臨的另一個挑戰來自數字成像技術對傳統成像技術造成的沖擊。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設備、嚴重的污染是底片與相紙生產和沖印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問題,體積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難是使用底片和相紙給人們帶來的不便。
隨著數字成像技術的出現,照相技術逐漸告別底片和相紙。一張巴掌大的光盤可存貯成千上萬張照片;然后,通過電腦打印機可以直接打印出照片……總之,數字成像已經成為市場主流,底片和相紙除了部分專業人士外,基本已經無人問津。這場技術革命宣告膠卷行業進入瀕死狀態。
作為感光技術的龍頭老大,柯達在數碼照相這一新技術領域并不具備先天的優勢,而數字成像技術的普及意味著柯達公司喪失膠卷、相紙所帶來的豐厚利潤?,F在,柯達公司似乎要隨著膠卷一起退出人們的生活了。
(綜合)
“傻瓜相機”誕生
1877年,照相機已被發明出來,但當時的照相設備極為龐雜,包括一個黑色的大帳篷,一個水箱,一個裝著厚厚的玻璃感光板的容器……更復雜的是操作,沒有專門的知識和技術,誰也無法駕馭這個龐然大物。
柯達創始人喬治?伊斯曼第一次接觸到照相機時,就忍不住想:照相機能不能做得小一些呢?伊斯曼堅持不懈的追求終于給感光業帶來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1886年,小型、輕便“人人都會用”的照相機誕生了,伊斯曼為它起了一個字母不多,但讀著響亮的名字:“柯達”。
而在中國,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傻瓜相機”。
溫馨家庭回憶
柯達建立品牌忠誠的另一著眼點在于建立清晰而有力的品牌識別。
柯達早期廣告多表現有孩子、狗和朋友的家庭場景,而且多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易于拍攝到的鏡頭。上世紀30年代,人們??梢詮碾娕_上收聽到“這就是柯達一刻,別讓它溜走”、“柯達串起每一刻”,在一幕幕動人的畫面中,這些廣告語深深刻進了消費者的腦海,使消費者自然而然把享受快樂時光與“柯達”這一名字聯系在一起。
世界膠卷之王
柯達公司在很早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隨著照相機銷量的增加,膠卷沖印服務肯定會有大量的需求。于是在大家爭相生產“立即自動”相機之時,柯達已將生產能力重點放在了膠卷的生產和沖印上。
果然,柯達的膠卷銷量猛增,同時幾乎壟斷了整個沖印市場。“迷你型”相機上市后,柯達又以同樣的方法降低價格,使“人人都買得起”,結果柯達的膠卷、照相機及相關器材的銷量扶搖直上,盡管愛克發拼力使出密集式供應的老方法,富士、櫻花不惜血本降價,但總敵不過柯達膠卷的銷售量。
感光界的霸主
1930年,柯達占世界攝影器材市場75%的份額,利潤占這一市場的90%。
1964年,立即自動相機上市,當年銷售750萬架,創下了照相機銷量的世界最高紀錄。
1966年,柯達海外銷售額達21.5億美元,在《財富》雜志中排名第34位,純利居第10位,當時位于感光界第2的愛克發銷量僅及它的l/6。
1990年、1996年,在品牌顧問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柯達位居第4,是感光界當之無愧的霸主。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