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本交互式電子白板專著已正式出版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Maisie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01-05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由首都師范大學王陸教授及深圳市巨龍科教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踰山先生及總經理諸健先生聯合主編,并合作撰寫的《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已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12月正式出版發行。
《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是“班班通”、“校校通”及“家校通”系列叢書中的第一本。這本書以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發展e-learning2.0的視角,闡述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多種教學應用與構建“班班通”教學設計的解決方案,書中包括基礎應用篇和教學設計篇兩篇內容,上篇為基礎應用篇,包括三個模塊,與任務驅動型培訓模式相結合,重點針對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培訓。下篇為教學設計篇,包括四個模塊,與參與式培訓模式相結合,重點針對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學習活動設計培訓。全書共32萬字,彩色印刷,配有光盤,包括有102個學習資源,如案例或案例片段及各種自行開發設計的學習工具等。
本書看點之一: 如何認識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教育裝備在教育改革中所扮演的地位與位置
南國農先生在耄耋之年,作為《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的第一位讀者,在通讀全書初稿后,欣然提筆為本書賜序。南國農先生指出:“交互式電子白板及其所帶來的教學變革是屬于現代教育范疇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
南國農先生在為《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所撰寫的序言中說到:“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信息化教育的基礎平臺,近年來在基礎教育信息化中得到廣泛的推廣與應用。然而除了由廠家提供配套的產品說明書外,還一直沒有一本涉及到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物化形態技術與智能形態技術兩個層面,即涉及到交互式電子白板硬技術與軟技術兩個層面,并且能夠針對廣大中小學教師和教育技術學在校專業學生,使其能夠全面掌握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方法、策略與技術的書籍。從這個角度上說,王陸教授及深圳市巨龍科教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踰山先生及總經理諸健先生聯合主編,并合作撰寫的《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在國內尚屬首例,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中的空白。”
南國農先生在書中序言中還指出:“交互式電子白板及其所帶來的教學變革是屬于現代教育范疇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只是一種新的教育工具,不只是一種新的教育方法,不只是一種新的教育內容傳遞形態,不只是發展了一種新的教育形式,而是所有這些的綜合,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我衷心期望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的出版,能夠幫助更多的中小學教師提升他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水平,深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優化教與學;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啟發高校的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生們,能夠更關注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努力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深化實踐,以獲得長足的專業發展。”
本書看點之二: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班班通解決方案中的新應用
本書的副主編金踰山先生在后記中指出:“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其建設與應用的突破口和落腳點,而常態教學則是重中之重”。
班班通作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信息化的一種模式與落腳點,已經在全國得到越來越多的推廣與應用。在班班通模式支持下,合作學習受到空前重視。由于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已經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然而,面對一個班幾十名學生被劃分為若干個小組開展所謂的“合作學習”后,教師應該入耳管理小組學習?學生們在小組學習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他們又應該怎么分享其學習成果?……
隨著班班通等模式的應用,基礎教育信息的發展十分迅猛,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一個焦點問題。觀看、思考或模仿自己同事的視頻案例是培養教師對特定教學情境自我意識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課堂教學視頻案例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獨特學習支持工具,具有生動、形象,極易觸發教師反思性思維等特點。而以往普遍使用的自動錄播系統采集下來的一節課的視頻錄像文件,其大小都在幾百兆左右,顯然這樣的網絡載荷對于目前帶寬相對比較緊張的中小學校校園網來說,無疑會遭遇比較嚴重的網上“交通堵塞”問題而嚴重影響這一新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推廣。
《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針對以上這些信息化教育中面臨的新問題都給出了相應的詳細的解決方案和具體的實施案例。例如,《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的下篇模塊六中專門探討了無線手寫板對團隊合作學習的支持與管理的方法與技術,而在上篇模塊三及下篇模塊七中都對如何開展:“基于電子白板的教師實踐性知識學習活動”、“基于電子白板的家校協同互動活動設計”等都給出了詳細的理論基礎、技術解決方案及實踐案例。
本書看點之三: 如何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開展多種類型的教學活動,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效果
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信息化裝備,近年來在基礎教育信息化中得到廣泛的推廣與應用。然而如何使交互式電子白板走出“黑板替代品”的誤區,以及如何擺脫僅靠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探照燈、幕布和書寫等簡單功能實現的所謂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模式等,都是困擾眾多一線教師和研究者面前的問題。
《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以“交互式電子白板是信息化教育的基礎平臺”為核心價值觀,并在此基礎上,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發展理論、基于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學習機理、學習風格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控制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及實踐社區理論等共8種學習理論為支撐框架,以作者從事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設計研究7年來所做的豐富案例為主線,從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授導型學習活動設計、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探究型教學設計,以及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網絡學習活動設計三個維度,提出了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學習活動的設計方法、運用策略,以及應用技術等,為廣大一線中小學教師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者提供了極為難得專家引領,以及簡單清晰的可操作性的詳盡指導。
作為一種能夠讓教師立即使用的面向整個課堂教學的教育設備,交互式電子白板受到了廣大中小學教師及高校教師的高度喜愛。學生們也普遍對交互式電子白板走進課堂,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與關注。《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正是在這樣一個大的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在王陸教授以其“堅持+堅強”而著稱的科研作風的感染下,在其親自率領的科研團隊成員們經過七年深入中小學課堂,與中小學和企業形成研究共同體,一起聯合開展針對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所采取的反思性實踐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后問世的。
正如王陸教授作為這本書的主編在書的前言中說的那樣:“反思性實踐不僅是一個有效的動機激發過程,也是一種思想與行動的對話過程。我們期盼《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新》一書,能夠在幫助更多的教師從“技術熟練者”發展為“反思性實踐家”,并在這一艱辛的專業發展歷程中,貢獻我們的一絲微薄之力,讓更多的教師感受到在你們前行的道路中,我們正在與您同行”。(易蘭 王書齋撰稿)
評論comment